在光荣的使命中砥砺意志和品质
——援藏半年来的工作与生活回顾
2010年7月10日,我带着安徽省委、省政府及6800万安徽人民的重托,在领队张健的带领下,随安徽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投身到西藏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行列。入藏以后,我被分派至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开发局工程勘察施工集团(西勘集团)任专业技术干部,为西藏的地质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安徽省第四批援藏干部共有24人,其中22人进驻山南行署,主要对口援助山南的措美县、错那县、浪卡子县和山南地直单位。进藏后,我在拉萨(海拔3650米)短暂停留,于8月2日奔赴野外一线——西藏査藏错地区,从事矿产远景区域调查工作。
该项目是中国地调局在青藏高原开展的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总体目标任务:以铜、铅、锌、铁等为主攻矿种,通过在对査藏错地区的雄母松多幅、那入普幅、阿茂渣孔幅、普拉幅等四个1:50000地质矿产调查图幅、面积约1748km2的区域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大致查明工作区内铜、铅、锌、铁等矿产的区域控矿地质条件,圈定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并对调查区矿产资源潜力做出评价。
测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属藏北羌塘地区,行政区划隶属那曲地区的申扎县和日喀则地区的谢通门县及南木林县。测区横跨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北,海拔为4537~6171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寒冷著称,一般8~9月就开始下雪了。这里呈现高原荒漠和高原湿地为主的自然景观,整个测区植被不发育,甚至连一棵树也没有,只有稀疏的草本植物和少量低矮的灌木??掌”。沟停?.5~0.6大气压),严重缺氧,含氧量不足内地的60%,而紫外线辐射量却超过内地平均值的8~10倍,是公认的“生命禁区”。测区属无人区,区内没有公路,都是沼泽和土路,距离最近的县城超过100公里,开车要5个小时才能到达。
我和项目组的同志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在海拔5000米、20平米的简易房里,住了我们七位同志(两位汉族,五位藏族)。而这还是临时借住在当地选场里,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后就只能住帐篷了。房中间还放了一个炉子,是用来烧水和取暖的(由于气压低,水70度左右就开了),而所用的燃料就是牦牛粪,烧起来房间里烟雾缭绕,根本就透不过气来。我们所带的大部分东西只能胡乱地堆放在地上,脸盆、饭盆只好放在床底下,每人的笔记本电脑也只好放在自己床上进行办公。就是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我们走路、转身都很难,别说正常生活了,更别提有电视、网络信号了。但我们都很乐观,毫无怨言。我们只有一个信念:争取早日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对于我们刚从内地来的人来说,高原反应还是很明显的,头晕、恶心、胸闷、头疼、流鼻血、皮肤干裂等,晚上睡不着觉,经常吃安眠药,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症状会渐渐减轻。由于长期工作、生活在5000多米的高原上,我们有两位同志病倒了,主要是感冒引起的胸积水和肺水肿。因此,有人说,“在西藏,躺着就是贡献?!?/DIV>
面对着巨大的困难和强烈的高原反应,我们并没有被吓到,而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克服。这里山路崎岖,有些地方车子无法到达,必须骑马上山。因此,学会骑马也是我们援藏地质人员必须掌握的本领。我们通常早上8点出发,晚上9点,有时甚至到夜里12点才能回到住处;每天要走十几公里甚至二十几公里的山路,还要采集大量的标本(通常有几十斤重),在这样高海拔(通常在5500米左右)空手行走都很困难,况且还要背负这么重的样品,每走一步,都气喘吁吁,走一步,歇两步,午餐就在山上吃馒头,喝山上流淌下来的雪水。
这里条件艰苦,但也乐在其中。这里有星罗棋布的温泉(出水温度达700)。闲暇之余,泡个温泉澡,便是对自己最好的犒赏。骑马上山搞地质调查,对我们内地人来讲,确实别有一番风趣。有时,面对高耸入云的雪山,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引吭高歌:山高人为峰,世界在我心中。
这里条件艰苦,我们无怨无悔,我们只想为国家、为西藏多找矿、找好矿。有时,我们到藏民家做客,藏民们非常热情、好客,用他们最好的酥油茶、青稞酒招待我们。有时,藏家青年还和我们一起唱藏歌、跳藏舞,真正体现了汉藏一家亲。这里,除了蓝天白云、雪山美景外,还能看到牦牛、藏羚羊、黄羊、小鹿、草狐狸,直至还能看到狼和熊,这里确实是动物的天堂。
通过几个月的野外工作,按项目总体设计书和年度工作方案的要求,共计完成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面积1748 km2;采集水系沉积物测量样品7180件,加工样7180件,重复样170件,自查返工样121件,合格率98.3%,工作完成率为99.9%。该项目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开始于8月3日,进入工区即开展地质矿产填图和剖面测制工作,现已完成那入普幅地质矿产调查任务及阿茂扎孔幅和普拉幅的踏勘工作,共完成填图面积500 km2,发现了新的矿化点3处,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靶区。目前,正在进行样品和资料的整理、汇总。
西勘集团是一个新组建时间不太长的单位,随着近几年地质行业的兴起,这个单位不断发展壮大,发展为地质找矿、矿业开发、物质租赁等综合性地质队。通过半年来的工作实践与实地调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争取突破:
一是可以与安徽援建的浪卡子、措美、错那三县及山南地直的工民建项目进行合作。目前,经我介绍,西勘集团与措美、错那两县的施工合作项目金额达30余万元,合作规?;褂薪徊嚼┐蟮目占?。
二是可以与安徽援建的浪卡子、措美、错那三县联合进行地热和矿业开发,因为这三个县的地热资源和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
三是我局可与西藏地勘局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进行人员互访。发挥我局的技术优势,为西藏的地质工作做出贡献,同时争取达到华勘、西勘双赢的效果。
半年来的援藏实践和锻炼,不仅丰富了我的阅历,更磨炼了艰苦奋斗的意志,夯实了勤勉务实的作风。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大胆实践、用心领悟、不断创新,争取更大进步。 (郭继伟 供稿)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