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艰辛不畏难一路风尘一路歌
——华东冶金地勘局赴云南抗旱找水打井工作汇报
勘基合肥公司经理 李 华
作为安徽省国土资源系统赴西南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的一员,能利用今天会议的时间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们在云南一线找水打井工作情况,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更由衷地感到荣幸、自豪和骄傲?;毓肆礁鲈吕吹目购嫡宜ぷ鳎梢杂靡痪浠袄锤爬?,那就是“不惧艰辛不畏难,一路风尘一路歌”。在云南 找水打井工作第一线,无论是白天、黑夜,不管是分内、分外,我们33名突击队员始终牢记宗旨,恪尽职守,无私忘我,勤奋拼搏,用爱心、决心和信心践行着华冶人大爱无疆的光荣使命。我们带着华冶人的情怀和责任,踏进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奔波在人迹罕至的荆棘丛林,我们带着华冶人的真诚和信心,找出了一个又一个甘泉,为旱区各民族人民送去了一份又一份华冶人的深情厚谊。
一、紧急部署、迅速组织,33名突击队员背负信念和嘱托急赴找水工作第一线。
去冬今春,我国西南三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局积极响应省国土资源厅的号召,迅速成立了以局领导挂帅的“华冶地勘局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工作领导小组”,紧急部署找水打井的具体工作。我所在的勘基总公司很荣幸地承接了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总公司于3月30日接到组建突击队的通知,要求3天内设备集结完毕,人员集结完毕,组织保障跟踪到位。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艰巨,时不我待,旱情就是命令。综合大队、812队、815队和屯调所等各参战单位积极支持,不讲条件,自筹资金,仅用3天的时间,在4月1日下午就先期紧急组织三台套XY-150型钻机分别从巢湖、马鞍山和铜陵等地冒雨运到合肥,并在灯光下连夜完成了装车。4月2日下午,来自全局的第一批各类工程技术施工人员共19人从芜湖出发,星夜驰援,奔赴云南抗旱找水第一线。4月12日,811队又紧急组建了一台XY-4型千米钻机和12名工程技术及施工人员赶到现场施工,投入打井找水工作。
二、众志成城,无私奉献,33名突击队员用辛勤的汗水感动着灾区的老百姓。
千里驰援面临着工作地域差异,地质条件不熟悉,成井工艺不同,
设备维修不方便,备品配件型号不匹配,施工条件差,参战人员高原反应,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等诸多不利因素。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的参战队员,充分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精神,取得了抗旱找水打井行动的胜利。参加这次应急行动的33名突击队员在两个月的战斗中,不怕吃苦、不谈价钱、不提要求,接到任务后,昼夜兼程,日夜奋战,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
我们搞地质的人都懂得,石灰岩地区岩溶构造发育,兴修水库等水利设施很困难,所以,这里的人们只能靠天吃饭,连续10个月长时间干旱无雨对于这里的人们生活无疑是严峻的考验,他们只能到远离住地的地下水侵蚀线以下的沟谷去取水。初到云南,天是蓝的,山是黄的,那些应该生长在山坡上的小麦、玉米因为长时间干旱缺水无法耕种,坡上的植被也大都干枯叶黄,只剩下一道道褐黄色的平脊的山梁。
工地就是战场,灾情就是命令。我局赴西南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于4月5日到达指定区域后,迅速投入到云南抗旱找水打井行动中。由于来时仓促匆忙,施工人员配备又少,施工中缺这少那,每一个突击队员都身兼多职,采购、施工、挖泥浆池、整理场地、下套管、抽水试验,不分你我,每天一身汗、一身泥,为了赶超兄弟单位施工进度,他们不分白天和黑夜,每天从早上6:00到晚上9:00,有时突击加班加点到深夜十一二点方能回驻地休息,由于高原风沙大,紫外线照射强烈,饮食不习惯,几天下来,队员们黑了、瘦了,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丝一毫后悔和怨言。812队9#机仅用5天时间,于4月9日率先打出安徽国土系统西南抗旱找水打井行动的第一口水井。当一汪汪清泉从井口涌出,我们的队员笑了,笑得那么舒心,那么幸福;当地的村民笑了,他们手棒一汪汪清泉不住的赞叹:这水真甜啊,太好喝了。他们自发的买来鲜花和鞭炮,自发的排队取水,工地上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欢声一片,当地村民紧拉着我们突击队员的手:“感谢党,感谢华冶人,是你们帮助我们解决了吃水的大难题,吃水不忘钻井人?!?/DIV>
我们施工区域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该地区岩溶发育,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地质软硬互层,施工中掉块、漏失、坍塌等井内事故经常发生,可我们突击队员面对困难,没有停滞不前,他们边干边摸索,积极与兄弟队交流,向当地地矿系统咨询、请教、学习,取长补短,出现坍塌、掉块时,他们及时对井孔进行扩径下套管钻进,沉渣厚了,及时带取粉管施工,遇较大溶洞时,及时导正作业……,每当遇到施工难题时,几个队中有施工经验的同志及时赶赴现场,坐到一起,认真分析症结所在,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努力排除,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这种方案不行再尝试新的方案,争时间,抢速度,华冶14#机(811队)是第二批赴云南抗旱找水打井队伍,他们在接到任务时,正在承担滁州地方找矿任务,可接到任务后,不讲任何条件,迅速组队赴滇,4月14日到达云南施工井点后,马不停蹄,人不歇鞍,当天夜里9点钟到达弥勒县,夜里组织车辆送到井点,第二天一早便投入安装,实现当天安装,当天钻进施工,他们边干边摸索,迅速地掌握了当地井点施工工艺及要领,施工进度名列前茅,施工水井日涌水是从62m3/d~657 m3/d,孔孔见水,不仅为当地人民解决了人畜饮用水问题,同时还部分解决了当地居民生产灌溉问题,5月12日,在连续完成了三个浅井施工任务后,迎难而上,在省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赴严重缺水施工条件恶劣的弥勒县西三镇施工深井,急为云南人民之所急,受到省指挥部及当地政府的大力好评。
4月24日,华冶9#机(812队)上午在完成竹园镇者甸村水井验收合格后交付地方已是中午时分,当地政府要挽留施工队吃个便饭,可他们考虑到宴请吃饭,一不能喝酒,因为下午还要拆卸钻机赶赴一下个井点;二来时间耽误不起,影响工程进度,便婉言谢绝,当地国土系统官员找到我,要我再劝说劝说,好让他们表表心意,我知道他们为了赶时间不会参加,也就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中午闵队长把下一个井点的联系人、井点位置拿到后,当天下午拆卸完钻机,当天赶了70余公里的崎岖山路,于傍晚8:00点赶到下一个井点——弥阳镇老尖山村井点。当我们下午办完村镇验收手续后,从另一个井点赶到老尖山,准备为明天9#机的到来联系解决井点施工吃、住等问题时,在路上和他们的施工车辆相遇。要知道,他们6个人已经20天没有休息一天,每天连续工作不少于15小时,从者甸村到弥阳镇老尖山村整整70公里崎岖的山路,一方面拆卸钻机,一方面要装车赶路,五月的云南,多月的干旱,那是云南最热的时节,室内温度高达33℃,室外骄阳似火,中午临分别时,我已安排他们明天再赶到老尖山,当问他们:“你们这么快赶过来,不要命了吗?”他们回答:“昨天省指挥部已通报各队进度,325队第四口井已开钻了,不这样怎么行”,是的,我们的目标就是打出华冶品牌,勇争第一。后来我才了解,他们要赶超的325地质队是一支拥有20人,一台汽车钻,一台运输车的完整配套的水井施工队伍,真是难为我的兄弟们了,看着他们倔强的身影,一股暖流从我心底流过,感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多好的队伍,多好的同志??!有了你们,我们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了你们,我们什么任务不能完成!他们就是这样和时间赛跑,不为人后,勇为人先。
在百年不遇的大旱面前,抗旱找水行动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关于以人为本,保民生,求发展的要求,得民心、顺心意、解民忧、谋民需,在这次抗旱找水打井行动中,我局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涌现出大批感人肺腑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得到了灾区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灾区人民的热烈欢迎,同时也树立起了我们华冶人的光辉形象,充分证明了我们华冶人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素质队伍。
三、不畏艰辛,顽强拼搏,33名突击队员以优异的成绩向组织和灾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这次西南抗旱找水紧急行动中,华冶地勘局全局动员,全力以赴,按照省西南抗旱指挥部的要求,从4月2日出征至6月9日全部收队,圆满超额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在这次行动中,华冶地勘局突击队发扬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的突击队精神,实现了四个第一,一是我们实现了安徽国土资源系统第一口井成井出水。4月9日,华冶9#机(812队)施工的弥阳镇阿乌村井点,日出水量70 m3/d,受到了现场指挥部的高度赞扬;二是实现了浅井施工日出水量最大的井点,5月4日华冶14#机(811队)施工的虹溪镇康园井,日出水量657 m3/d,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烈称赞;三是单井施工速度最快的井,5月29日华冶9#机(812队),在开远市羊街乡永加村井点,仅用3天施工结束,日涌水量70 m3/d,受到了同行兄弟单位的充分肯定;四是人均成井数量最多的井队,华冶9#机(812队)只有6个施工人员,完成井点施工6个,四个井点出水,人均施工井点1个,令现场所有施工单位刮目相看。
华冶地勘局四台钻机总施工井点十六个,其中浅井十五个,深井一个,完成施工1451.44延米,成井率75%,总日涌水量1442.7 m3/d,其中弥勒县新哨镇猴街村井点,打出优质煤系地层,三层煤层,厚约18米,为当地人民提供煤远景资源一处,难怪村领导见了我们就像见了亲人一样,笑得合不拢嘴。
四、几点切身感受与体会
通过这次云南抗旱打井找水,我深深地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多么地伟大,作为华冶地勘局抗旱救灾突击队的一员,我只是做了一些协调服务、加油鼓劲的工作,我们这个集体在短短的两个月施工中,焕发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这个集体是团结奋进的集体,是努力拼搏的集体,是光荣的集体。
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旱区各级政府和人民的关心和帮助,更离不开省厅和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你们为我们创造了干事创业的空间和环境,为我们圆满完成任务提供了精神和动力。4月2日,局西南抗旱领导小组负责人于广陵副局长亲临芜湖市为突击队员们送行,并作战前动员,要求所有突击队员发扬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华冶精神,树立安徽一盘棋,打响华冶品牌。5月18日,刘局长随省厅慰问团一行亲临9#机、14#机施工现场进行慰问指导,在短暂的两天行程中,先后到安徽地矿、煤田等工地考察对比后,高兴地说:我们局在设备比较差,人员特别少的情况下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来之不易。他很感欣慰,并勉励突击队员们再接再厉,继续发扬能吃苦、能战斗的顽强拼搏精神,为云南人民特别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多打井,打高产水井。
在整个抗旱找水过程中,局先后于4月12日、5月9日两次发来贺电,对华冶9#机弥阳镇阿乌村井及华冶14#机虹溪镇康园井的打井工作给予嘉奖和慰问。在现场极度困难时,局领导用不同的方式和我联系,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帮助,使我们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同时我更要感谢我们这个团队各台机台的突击队员们,在整个抗旱打井工作中,他们克服了来自家庭和个人的种种困难,坚持不放弃、不抛弃的连续作战精神,圆满完成局交给我们的找水打井的各项任务。在工作中,他们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正是有了各方面的通力协作、昼夜奋战才使得我们不辱使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弘扬云南抗旱找水精神,将过去的成绩作为今后工作的起点,以更高的标准,更精的技术,更强的本领去努力践行我们华冶人的历史使命,以此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鼓励和期盼。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