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大队支援云南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灾情就是命令。综合大队接到抗旱救灾要求后,把这次抗旱救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立即成立了抗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布置工作,调配钻探找水设备,按照“扛得住、顶得上、找得准、见效快”的要求,抽调了以王世先为队长的6名精兵强将,组成了我队抗旱救灾找水突击队。
通过紧张的设备及后勤筹备,确保了队伍在4月1日按时集结。队领导在突击队的出征仪式上号召——我们要按照要求,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全体队员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救灾精神,努力为缓解西南旱情作出自己的贡献;队员们郑重许下诺言——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为灾区人民打好井、找好水,让甜美的甘泉滋润灾区人民的心田。
队伍在合肥与兄弟单位会合后,于4月2日在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指挥下开赴云南。星夜兼程,经五千里颠簸,在4月5日到达了旱情严重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为了尽快实施打井,以王世先为首的6人突击队不顾长途劳累,在局抗旱救灾指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马不停蹄地奔赴弥阳镇东南的菜花村。西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找水难度很大,为了找得准,队员们分头行动:分析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踏勘地形、研究地质构造。看到村民们时不时地仰头盼天,突击队员们心急如焚,在确定了打井位置后,连夜平整场地、架设钻机。
6日上午,钻机开始钻进……
由于过于劳累,突击队中的盛辽跃、邓波二人的腰痛了起来,为了能早日打好井,他们轻伤不下火线,始终与其他4人并肩战斗。经过7个昼夜不停地战斗,到13日上午水井打出了水。
“出水啦、出水啦……”附近地头的村民兴奋地呼喊着。呼喊声未落,菜花村的村民们急忙地提了大大小小的水桶,小跑着穿梭于新打的水井和庄稼地之间。水井旁水桶叮当作响,水声哗哗,能让我们感受到村民们的兴奋之情。
“这样的水量够用吗?”王世先问一位村民。
“够了,够了,这下有得水吃了。”村民连声回答。
其后,我队抗旱救灾找水突击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克服生活上等诸多困难,辗转于西二镇小河口、弥阳镇新村、新哨镇里芳村再施工抗旱井3个。其中,里芳村抗旱井成井后日出水量较大,超过80立方米,4个抗旱井的总进尺为258.60m。
日前,我队突击队员出色地完成了抗旱救灾找水任务后已回程。村民们在为他们送行时,满怀深情地说“你们从遥远的安徽来这里帮我们找水,我们真心感谢你们,你们都是好样的!”
(于晓磊汪国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