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夜来香论坛官网,500元快餐4小时不限次数,51pc·mc品茶2024下载

党建领航
热点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领航 - 地勘文化
党建领航
“为旱区人民多打井、出好水,心里才踏实”
  • 发布日期:2010-06-12
  • 作者:管理员
  • 阅读次数:
  • 分享:
“为旱区人民多打井、出好水,心里才踏实”
——记局地勘院副总工程师、物探高级工程师戴琛
 
    百年一遇的云南旱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3月27日,国土资源部召开的国土资源系统西南抗旱找水打井紧急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立即决定第二天派遣先遣队赶赴云南,参会的局领导当场决定派局地勘院副总工程师、物探高级工程师戴琛同志参加先遣队。
    接到支援西南的任务后,戴琛同志只有那么片刻犹豫,坚决接受任务,领导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说没有!第二天(28日、星期天)他匆匆地在家里取了千把块钱后就踏上了西南抗旱的航程。事后才知道他的些许犹豫是因为他在福建老家86岁的老父亲病重住院已经一个多月了,百善孝为先,在此之前他打算回福建老家再去照看他病重的父亲一次。但在紧急任务面前他没有踌躇,他的心中把西南抗旱、把自己的责任、把安徽国土的寄托放得更大。
    刚到旱区,他和同事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施工井位的勘查工作。每天早晨8点钟不到就出发,晚上8、9点钟才回到住地,一天在野外要奔波十几个小时。他说,我们先遣小组的任务是为马上就要进场的钻探队伍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水文地质条件、交通条件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困难等方面的资料,为了加快水井施工进度,我们不能耽误分分秒秒。然而,此时大家并不知道,他家人因为老父亲的病情加重,接到了病危通知书,几次打电话催他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他心里暗自在流泪,一边是面对着重病中老父亲的思念和担心,一边是面对旱区水库、坝塘干涸,河水断流,旱区人牲用水非常艰难的情况,但他毅然决然选择了留在抗旱第一线。同时他默默祈祷父亲等他回来,要求家人尽力延缓老父亲的生命。但是,等到他将第一批施工水井的钻探队伍完全安排到位再辗转赶回福建老家时,老父亲已经与世长辞了。
    安徽省支援西南抗旱打井指挥部为了让戴琛同志在家料理他父亲的后事和调整情绪多休息几天,从局地勘院另外调派了一位专家来接替他在云南抗旱的工作??墒撬诩医鼋鐾A袅?天,又匆匆忙忙地赶回了红河州抗旱打井一线。他说“为旱区人民多打井、出好水,自己心里才踏实”!
    弥勒县是红河州旱情最严重的一个县,也是安徽省支援云南抗旱打井的重点区域,最多时有8台钻机同时施工作业。进入4月中旬后,戴琛同志一个人承担了安徽省支援云南抗旱打井队伍在弥勒县的水井位置勘查、施工队伍调度和水井竣工验收等工作,工作十分繁忙,他却从未叫苦叫累。根据任务分工,抗旱水井的选点、设计工作是云南省有关地勘单位的任务。为了提高水井的出水成功率,他白天到设计的井位进行踏勘,了解设计井位附近的地层、构造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晚上查阅、研究弥勒地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对设计井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又几次联系物探队伍来弥勒县对设计孔位进行查证。在仔细研究地质和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对水井位置进行优化选择,得到设计单位的好评。虹溪镇康园村为第四系覆盖区,确定井位比较困难。戴琛同志在仔细研究附近地区的地层、构造、钻孔资料及物探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水井位置,结果打出红河州出水量最大的浅井,日出水量达到656.6立方米。
    在弥勒县新哨镇小寨村和红石岩村等地打井作业时,施工用水非常缺乏,钻机等水施工。戴琛同志了解到情况后心急如焚,一方面和钻机的同志研究节水的施工工艺,一方面和村干部、村民四处寻找施工用水,很快就解决了施工用水的燃眉之急。小寨村的水井成功出水后,村民自发买来鞭炮在水井旁燃放,感谢安徽的抗旱打井队伍为他们引来了甘泉。
    西三镇麟马村是彝族和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这里是海拔较高的岩溶地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非常困难,交通条件也比较差。这里设计的一口深井原来是分配给其他省的打井队伍的,承担施工的队伍在了解到交通不便、施工用水困难后打退堂鼓。了解到少数民族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非常困难的情况后,年过半百的戴琛同志几次到麟马村实地勘查成井的地质条件,确定水井的合理位置,并联系和落实施工深井队伍,研究了钻机设备运输方案和施工用水的解决办法。目前该井还在施工中。县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麟马村的少数民族村民高兴地说,我们从戴琛同志的身上看到了安徽国土系统心系灾区人民的精神,他是我们的好兄弟。
    近2个月来,红河州的开远市和弥勒县的许多旱灾严重的村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戴琛同志的精神也感动了在弥勒的抗旱打井队伍。815队云南抗旱打井队的李德牛队长说:“我们要以戴琛同志为榜样,同心同德,为云南旱区人民多做贡献?!卑不帐≡诿掷障丶苹┕た购邓?1口,目前已成井19口,15口出水,2口仍在施工中。
    4月底,弥勒县电视台和云南卫视对戴琛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截止写稿时,我局西南抗旱队伍大多已回来,而戴琛同志仍战斗在云南抗旱一线,坚持最后的胜利。        (局地勘院  供稿)
 
流量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