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嘉兴南湖里的一条小鱼,我要在这碧波里怀念那条火红色的游船和船里的人;
如果我是井岗山顶的一棵老松,我要深情的望着那黄洋之界,因为这里孕育了革命胜利的火种;
如果我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一朵雪花,我要轻盈地落在那个红军小战士的掌心里融化,这样,我便可以跟随大部队的踏上征程翻山越岭;
如果我是大草原上的一只雄鹰,我要夜以继日的盘旋在那苍穹,那逆风的飞翔里是对光辉岁月的憧憬;
可我不是小鱼,也不是雪花,我是一名平凡的地质人,只能在深山老林里抒发情怀;
可我不是老松,也不是雄鹰,我只一名普通的地质人,只能在荒山野岭里奉献自己的忠诚;但是,我们并不后悔,因为我们有“三光荣”精神,因为我们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女。
人们不会忘记,2009年的8月,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不恋都市繁华,也不恋家的温暖,更不畏艰难险阻,义无反顾地奔向新疆,奔向茫茫的戈壁沙漠。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只能风餐露宿,十天半个月回不了营地更是常事。在被称为“生命禁区、死亡地带”的罗布泊,在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日日夜夜里,他从来没有喊过一声累,叫过一次苦。每次进行地质勘查时,他都仔细寻找着每一块岩石的露头,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细节。峭壁上留下了他的身影,深谷中有他的回声,白云里有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热血里有他对地质工作的忠诚。他常说:干地质其实不是难事,最难得是“认真”二字,在新疆找矿虽然辛苦,可我们能为支援新疆出一份力,再苦再累也高兴。
人们更不会忘记,2011年除夕的时候,一位远赴阿根廷项目部的职工寄来的邮件中这样写到:下午七点左右,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拉开帷幕。今天在异国他乡,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红烧肉,望着就口水直流;第一次喝到了从祖国到来的口子窖,这是领导特地珍藏着过年喝的;第一次吃到了一个多月来最丰盛的晚餐,可每个桌子上也只有四盘菜。酒席正式开始了,大家端起祝福的酒杯,互相传达着新年的祝福。觥筹交错,透过酒杯,可以发现大家的眼眶都湿润了。是的,这个时候谁不思念远在祖国的亲人呢?酒喝到尽兴的时候,大家开始放开歌喉,美妙的国语歌曲飘荡在这个异国小市的上空。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这个时候感觉生命是那么的美好。这个时候我什么也不想,只希望远在野外的我们能早日回到家人的身边。
是啊,当人们沉浸在繁华都市里的万种风情时,地质工作者们正奋战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
当人们沉思于洁净舒适的办公室里时,地质工作者们正头顶着烈日翻越一个又一个高山陡坡;
当人们享受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时,地质队员们正与亲人们天各一方,忍受分离的痛苦。
然而,对于一名地质工作者来说,选择了地质就等于选择了艰苦,选择了寂寞,选择了奉献,选择了适应和承受。
像他们这样的人和事,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讲不出什么动听的话语,也做不出什么惊人的举动,可每当想起他们,总想真挚地说一句:感谢你们!
我身边的地质人,感谢你们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使我更深刻的理解到党员纯洁性的内涵;
我身边的地质人,感谢你们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使我又一次领略到优秀地质工作者的风范;
我身边的地质人,感谢你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昂扬斗志,它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我身边的地质人,感谢你们热爱地质、奉献找矿的责任意识,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职责所在;
我身边的地质人,感谢你们用青春、用生命、用党性诠释着那句话:献身地质事业,无上光荣。(华苹 肖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