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想给母亲写点文字,来表达对她辛勤付出、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但每每提笔总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仔细想了想,突然发现妈妈说过的话都很经典,让我时至今日都觉得记忆犹新。妈妈的话虽然浅显、通俗,但句句都是谆谆教诲,让我们受益终身。听妈妈的话,应该是最让我们欣慰的事了。
“猪不能替羊死”。据妈妈说是从姥爷那儿传下来的,意思是说你现在不努力学习的话,将来长大了,有朝一日遇到困难了,父母再疼爱你,也不能代你承受一切,所以一定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绣花枕头一肚草苞”。显而易见,不能只图外表好看,而实质是草苞一个,好看不中用。也就是“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意思。一定要不断充实头脑,提升内涵。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穿衣服总是兄弟姊妹几个“接力赛”,难得有新衣服穿。但母亲有一双巧手,总能把旧衣服浆洗缝补一新,穿在身上平平整整、精神抖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应该好好珍惜时光,把握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告诫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到老的时候就只有兀自悲伤的份了!
“远亲不如近邻”。妈妈说亲戚再好也不如邻里之间和睦重要,如果家里要是遇上什么困难,比如发生火灾,一呼一唤,邻里就都来了。妈妈经常教导我们邻里之间要多谅解、互帮互助。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是说孩子不会因为母亲长得丑陋而嫌弃,其他的事物也许可以选择,但母亲是不能选择的,因为她赋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只有爱的义务,而没有嫌弃的理由。
“敬南敬北,不如孝敬自家老人”。孝敬老人是我们分内的事,孝敬老人也是在善待自己。古人云:我孝于亲,子还孝。记忆中妈妈对奶奶的照顾无微不至,父亲常年在外,奶奶的生活起居都是妈妈照顾。在家里,无论做什么事妈妈都会和奶奶商量,尽量照着奶奶的意思来,从不让她操心担忧。妈妈用行动无声地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孝敬老人。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句话表明了尊重是相互的,在得到他人的尊重后,要成倍归还给他人。妈妈总是告诫我们, 别人给予我们小小的恩惠,要永记在心,适时去回报他们。
妈妈诸如此类的语录还有很多很多,有的是妈妈的独创,有的是妈妈的妈妈,妈妈的姥姥……这样一辈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时光荏苒,岁月让妈妈增添了皱纹和白发,但妈妈的话却永不过时。现在最喜欢闲时回家听妈妈唠叨,我听妈妈的话,儿子听我的话,为人处事的道理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李秀梅 供稿)
(注:作者为物探队职工,本文曾在5月13日《中国国土资源报》作品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