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是 新 生 报 到 时
金秋九月,稻浪翻滚,瓜果飘香,收获的季节到了。因为收获而兴奋不已的,不仅有辛勤耕作的八亿农民,还有数百万新考上大学的莘莘学子。
人的一生有两大喜事,“金榜题名”是其中一喜。孩子寒窗苦读,父母茹苦含辛,共同奋斗十二年,终于盼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全家的喜悦可想而知。孩子绷紧的神经放松了,父母心中的石头落地了,两代人嘴里哼着小曲,脸上挂着笑容,走路像一阵春风,说话也亮着嗓门。既然是大喜事,就要办得风风光光,先摆谢师宴,再喝壮行酒,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举杯庆贺,轮番把盏,热烈中透着喜庆,祝福中饱含深情。几番热闹平静下来之后,孩子在悠闲中梳理思绪憧憬未来,父母忙着筹措学费打点行装,都盼着开学的日子早些到来。
彩旗飞舞花似锦,又是新生报到时。九月的大学校园就像过年一样,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迎新横幅随处可见,来往行人步履匆匆,高音喇叭播放着流行歌曲,接站的大巴一辆辆开进校门……新一届大学生就这样来了,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却又是向往已久的天地。
当然,也有不少新生是坐着专车来报到的。合肥某大学新生报到那天,驶入校园的轿车数也数不清,有本省本市的,也有邻近?。ㄊ校┑模逖樟?、各式各样的轿车停放在新生楼下,那般情景就像是在举办万国汽车博览会。新生既然是坐着专车来,自然就少不了陪送人,据电视台报道,杭州某大学招新生五千,陪同到校的亲友竟多达两万人,不能不说这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奇观。
中国人无不盼子成龙,盼女成凤。孩子好不容易走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前面就是洒满阳光的高速公路,成龙成凤光耀门庭指日可待,作为父母怎能不为此倾其所有呢?宁肯自己勒紧裤带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的大学生活舒适体面,不受一点委屈。于是,潇潇洒洒把孩子送进校门,大把大把花钱为孩子购置手机、MP4、笔记本电脑等高档用品,倘若孩子要天上的星星,说不定也会有家长伸手去摘呢!可怜这些父母为儿为女想得真周到,做得够大方啊。
孩子带着荣耀满怀激情跨进大学校园之日,就是他们的新生活开始之时。在此之前,尽管父母为他们做了许多许多,但帮得了一时却帮不了一世,从此他们就要独立生活,迈开双脚走自己的路。送行的父母在同儿女告别时,每当想到这点心里就酸酸的,很不是滋味,有些人甚至洒下了伤心的泪水,但最终还是要依依不舍地离开,把孩子交给大学。
据说在西方国家,孩子过了十八岁或是升入大学,家长就万事大吉闲事少管了,为什么中国的家长总是对孩子不放心,总是牵肠挂肚呢?也许这就是文化背景和育人理念的差异吧。由此我要对新生家长说,你们的舔犊之情诚然可贵,但总不能永远把孩子揽在怀里,羽翼渐丰的儿女终究要寻找自己的天空,与其拴住他的翅膀,不如助他一阵好风,让他自己翱翔吧。
(陈长春 供稿)